上百根土黄色、近3米的竹筒,搭成一个川西林盘馆。馆内有竹桌、竹椅,在灯光的照
耀下,笼罩着一层淡金色光晕,真实中又有一种梦幻感。近日,在第七届成都创意设计
周上,记者见到了这个展馆的设计者——建筑师刘卫兵。
川西林盘馆
“林盘,蜀语也,溪畔农舍,竹树盘绕之地,对于川西坝子的人来说,林盘曾是一座围
城,里面的人想出去闯闯,外面的人想进来看看,但走出去的人终归还是忘不了它。”
刘卫兵在《林盘》一书中提到,川西林盘,不仅是游子的乡愁,也是蜀地延续千年的独
特生态文明。
建筑师刘卫兵和川西林盘馆
在创新中实现守护
“成都人的生活源于川西林盘。”刘卫兵说,“我把林盘比喻成‘阴阳’,人就生活在‘阴阳’里,
它是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刘卫兵指着花溪村设计图解释道,“‘阳’的部分指人居住的院
坝,可以晒到太阳的生活区域;‘阴’的部分指竹林。川西林盘,是一个可持续生活的生态
系统。”
以花溪村为代表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更新项目,是刘卫兵与团队获得的第一个奖项——
2012年度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获得“2012年度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的花溪村设计图
该奖项源于“5·12”汶川特大地震后花溪村的重建,项目设计保留了传统林盘多样性的自
然格局及地方文化,同时,因地制宜地与当地政府、群众在尊重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的
前提下,进行产业选择、建筑规划、环境营造等。这一次设计,让刘卫兵第一次意识到
林盘重建可以保护生态系统。
“林盘里的水、田、院、林、山构成了微气候,我们通过实验得出,夏天最热的时候,
林盘内外,相差了5摄氏度,这说明林盘的微气候,可以不借助空调等人工干预来降温。”
刘卫兵认为,川西林盘是古蜀文化的载体,涵盖人文、历史甚至科学领域。数千年来,
传统低能耗的宜居环境,使林盘成为一种独特的可持续生态系统,进而形成一种文明。
“川西林盘,可以将我们带入更宜居、更健康的人居环境,它是蜀人与环境磨合千年留
下的生存智慧,也是成都人的精神原乡。”意识到川西林盘对于成都、乃至四川本土人
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多年来,刘卫兵一直身体力行,呼吁捍卫这一正在消失的蜀地人文
样本。
在创新中实现振兴
如果说花溪村的重建设计,是单纯出于保护传统建筑的执念,那么《蜀韵田源》,则是
刘卫兵推进本土人文回归的载体。
2019年,凭借《蜀韵田源》,刘卫兵再次赢得联合国人居署亚太办和亚洲人居环境协会
颁授的“美丽乡村营造优胜奖”。
获得“美丽乡村营造优胜奖”的《蜀韵田源》
“经过多年学习,我对川西林盘的设计不断创新,认识也不断更新,我慢慢意识到,
林盘不仅是房子,它应该和人居环境、农业生产融为一体。建筑用于居住,也是维系历
史与现实的情感纽带,更是乡村旅游、城乡沟通的汇集场所。”在川西林盘保护和利用的
实践中,刘卫兵体会到,古蜀聚落的复兴,不仅是环境和建筑的重构更新,更应该与可
持续发展的产业结合起来,走出一条具有传统地域文化特征、现代文明元素和可持续发
展产业支撑的川西林盘聚落更新之路。
刘卫兵向记者透露,“蜀韵田源项目,就是在充分尊重传统生态聚落的古蜀生态哲学基础
上,保留大地肌理和植被,更新川西民居,同时发展渔香贡米的生态农业和田园休闲旅游,
营造返璞归真、宁静淡泊的天府新林盘。”
记者从《蜀韵田源》的设计图上看到,林盘建筑错落有致,依地势而建,呼应农田、菜地、
树木,周边沃野环抱,中间密林簇拥,小桥流水相伴。
“川西林盘这种传统生态聚落,是世界上稀有的乡愁文化的载体,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经
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值得珍视和保护。”刘卫兵说,蜀韵田源项目,构建了生态循环产业,
形成了以民宿度假、体验农耕文化等为主的综合项目。
目前,该项目更名为稻香渔歌一期,成了网红地。围绕项目,当地老百姓的收入实现了增
加,乡村实现了振兴。
两次设计相隔十年,在刘卫兵看来,只有回归林盘,“法自然之道,方能有机更新”。
在创新中唤醒保护
在保护林盘并带动乡村振兴后,刘卫兵更希望林盘能满足人类对更好居住环境的需求,也
让人类回归自然,让生存环境变得更舒适、更健康。
2020年,通过对南溪遥的重构,刘卫兵与团队获得“2020世界人居建筑金奖”。
伴随着城市化加速,位于都江堰市南溪村的公共活动场所,因低矮、潮湿、缺乏舒适性而
逐渐被遗弃。
刘卫兵利用BIM绿建软件,分析这座老院子的热舒适度,营造舒适的微气候和多样空间。
在设计上,他采用传统被动节能的低技策略,降低对高耗能空调的依赖。在选材上,他全
部使用小青瓦、杉木、旧砖等当地材料,减少对环境和能源的压力。
刘卫兵把环境生态、人文历史和简约的空间设计融合在了一起,更加深刻认识到了“天人合
一”的哲学思想。
“无论是获奖,还是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我希望能够证明中国传统设计对生态环境的认知
是被主流价值观认同的。”于刘卫兵而言,川西林盘就是一条归家的路,能唤醒人们对生活
着的这片土地深厚的文化依恋。
守护、回归、创新、保护,十余年间,刘卫兵对林盘的认识不断提升。“我的创意来源于本
土历史,根植于传统建筑,不断加入现代科技与人们对世界的认识,适用于人们的生活。”
如今的刘卫兵,更多的是思考如何在保证建筑原有风味的同时,又能够最大限度地与现代
建筑的生态、和谐、可持续的发展观念相契合。
“从环境中来,到环境中去。”刘卫兵所希望的,正是让自己的设计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以及唤醒人们对环境的保护。
(四川经济网记者 杜静 董豆豆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