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艺术专访四川大卫设计董事长刘卫兵 地震后,他为四川从竹林中寻找出新的生活空间
发布时间:2022-09-19 06:00:02

近日来,四川连续的干旱、疫情与地震,让身处其中的人们饱受煎熬,也促使着我们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我们该以怎样的状态舒适的栖居,又是怎样的建筑空间可以容纳人们彼此间舒适相处?
或许,从汶川震后生长出来,近日刚刚于米兰三年展进行展出的建筑与空间形态,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思考、可能
与想象。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目前已致
65人遇难,当地调整地震应急响应为一级。9月5日12时56分,四川雅安市石棉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5千米。


然而,这还不是近期四川遭遇的唯一风险和灾害。
频繁的极端天气下,因为高温生病、住院的人都不在少数。大旱相随而至,地里的庄稼枯死,水库见底、江河断流。
疫情的爆发同样让人们生活的秩序被严重打乱,人与自然的关系再次岌岌可危。

从震后生长出的新“林盘”
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成都都江堰市多处农房受损。建筑师刘卫兵所在的团队,接到了都江堰花溪村和徐家
大院的设计任务。“老百姓都翘首以盼,希望住上像城里那样的楼房。”但是,资金却相对有限,群众的诉求和设计之
间如何来进行平衡,是摆在建筑设计师面前的当务之急。

▲ 建筑师刘卫兵
与村里商量后,决定原址重建,重点保留当地的生态,“林盘不能动”。没有贴瓷砖的钱,全部刷白,呈现粉墙碧瓦
的效果;没有水泥铺路,就从花溪里捡石头铺设成路……所有建筑都不用水泥、混凝土等工业化元素,全部使用当
地废旧建材再利用,用破砖、旧瓦、石材将地夯平整,用当地工匠擅长的传统手法修建。

▲ 灾后重建的花溪村
2012年,这个刘卫兵团队牵手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的项目——以徐家大院和花溪村为代表的川西林盘聚落保护与更新
项目荣获“联合国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
这也是刘卫兵第一次真正接触和参与林盘的建筑设计。

▲ 川西林盘风貌
川西林盘,是成片的树竹丛林中隐藏着的“桃花源”。沃野平畴的天府之国,在一马平川的田野上,古代先民自觉地
创造出一种聚落形式:两三家相连,五六家毗邻,也有单家独居的,无一例外,植树种竹,代代相传,成为一道独
特的风景线。
刘卫兵常年游历各国,50多岁的他用两年时间考雅思,在英国雷丁大学就读可持续建筑环境设计的研究生,在此期
间,他探寻到了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以及古聚落,这更坚定了他保护川西林盘的决心。
三十余年来,刘卫兵坚守于成都传统聚落的研究和实践,被誉为“守护川西林盘第一人”。其设计的相关作品获得全球
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国家精瑞科学技术奖、美国建筑师协会 Unbuilt Architecture大奖等多项荣誉,入编《中华人
民共和国年鉴》。曾8次应邀在纽 约联合国总部、世界城市论坛等发表演讲,阐述中国传统人居哲学与美学获得盛誉。
主要著述包括《查理》、《林盘》等。
在他看来,川西林盘以林、水、宅、田为主要要素形成的聚落形态,蕴含着蜀地道家的朴素自然。“成都那时候很小,
到处都是田野,小时候看河里的水也是很清凉的,有鱼在游。”这种有机的生长环境奠定了刘卫兵的建筑思想的基础,
乡野林间的自然是他的精神之所,川西林盘有着他的乡愁。

▲ 刘卫兵考察走访农户
今年7月,第23届意大利米兰装饰艺术和当代建筑国际三年展(简称“米兰国际三年展”)正式启幕。由中国国际贸易促
进委员会建设行业分会推荐,经米兰国际三年展组委会、主策展人最终评审,四川本土建筑师刘卫兵的艺术作品《无
形》最终获选,并放置于米兰艺术宫的公园中,以非官方形式参加本次展览。
这也是本届三年展唯一入选的中国作品。


▲ 刘卫兵作品《无形》在米兰三年展现场
“以自然与建构碰撞的无限可能性是对未知世界隐匿的肯定和面对,体现出中华文化对混沌宇宙所特有的‘大象无形’
的包容气派,并以‘道法自然’态度对宇宙无穷变幻所持的敬畏以及与自然和解的‘天人合一’的智慧”。这是组委会对刘
卫兵的作品《无形》的评价。

米兰国际三年展创立于1923年,在国际设计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与威尼斯双年展、佛罗伦萨国际当代艺术双年展并
称意大利三大艺术展,具有强烈的跨学科性与极高的学术权威性,是世界上在设计学科和展览行业内最具影响力的
艺术盛会。
2022 年7月15日至12月11日向公众开放的第23届米兰国际三年展以“未知的未知——通往神秘的序篇”(Unknown
Unknows - An Introduction to Mysteries)为题,旨在激发人类对于未知世界的敬畏,通过跨学科交流探索新的生
活方式,共同塑造美好的未来。本届展会由天体物理学家 Ersilia Vaudo 担任总策展人,2022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
得者、非洲建筑师 Francis Kéré担任总设计。将展示一系列由来自40个国家的著名建筑师和设计师设计的艺术作品
和装置,展出的装置、干预措施和特殊项目将“质疑我们不知道的事物”。


▲ 刘卫兵作品《无形》在米兰三年展现场
而《无形》,便是源于刘卫兵三十多年对成都平原千年本土林盘聚落的研究、实践和思考,蕴含着蜀地道家哲学的
“大象无形”观念,它是未知世界隐匿的肯定和面对,阐明了中华文化所特有的对混沌景象的包容气派,以“道法自然”
态度,对宇宙无穷变幻所持的敬畏以及与自然和解的“天人合一”智慧。

▲ 刘卫兵在米兰三年展现场
“竹子与中国文化精神有着高度的契合性。所谓‘中虚圆通’,是生命结构及运动机制的形物,揭示出关于宇宙生命结
构及运动形式的本质观念。”
这件作品以中国代表君子坚韧气节的竹子为材料,不用一钉一铁,只凭竹子本身的韧性,配合以中国古代建筑特有
卯榫结构组装而成。作品以竹为主,以建筑为型,达到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并以此为契机营造一种无形
的空间,与自然开展一场充满未知的对话。

▲ 刘卫兵作品《无形》在米兰三年展现场
从绘画走向建筑 从传统走向当代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人栖居在大地上。”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人,诗意的栖居》
四百年前德国诗人荷尔德林写下这样的诗句,实则在追问如果琐碎日常充满麻木与辛劳,人类究竟该如何栖居?一
百多年后,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在一个山谷的斜坡上的,长7米宽6米的滑雪小屋里写下“人,诗意地栖居”——人类自
身该如何栖居,又归属与何方?这不仅仅是哲学家的追问,也是建筑家的思索,更吸引着无数艺术家的创作。

▲ 九十年代的川西林盘(毛笔速写 刘卫兵)
其实,刘卫兵以前更喜欢美术,后来被父亲逼着转学建筑,“当时考虑学建筑也能画画”。美术学习加深了他对线条的
理解。在加入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后,刘卫兵在设计与绘画之间有过选择的迷茫时,独自行走川西北高原,写生阿依拉
山谷,画下牧民、帐房、篝火、草地、夕阳、雪山……仿佛找到心灵的支点。






▲ 刘卫兵绘画作品 ©刘卫兵
在《林盘》和《查理》这两本书里,这些绘画、手稿虽然是刘卫兵对成都平原、川西北高原乡土民俗的感性表达,
但也为他后来的建筑创作做了必要的积淀和酝酿——以物化的空间叙事,表达场所精神的特质。

成都,是川西林盘的重点分布区域之一。成都市所辖14个农村区(市)县,川西林盘的平均分布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有15个林盘。2014年,成都修编川西林盘规划,统计到大中小林盘12万个,其中大中型林盘6000多个。
作为连续两届成都市政协委员的刘卫兵,已连续八年提交关于林盘保护和修复的提案。在他看来,林盘设计理念必
须把握两个原则:一是自然法则,林盘生态系统保护是一切的基础;二是文化法则,任何一个林盘都有其小文化系统。
事实上,在建筑和艺术的概念之外,刘卫兵非常擅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辅助自己做川西林盘修建。IES(VE)是一款生态
建筑集成化分析软件,利用它可以分析出林盘里的水、田、院、林、山构成的小气候与人居的关系,并科学地改变封
闭院落通风路径,最后形成低能耗宜居的林盘微环境。林盘环境的营造对于实现节能减排和健康空间具有重大意义,
是一种独特的可持续生态系统。

▲ 在泰国曼谷联合国会议中心,刘卫兵作题为“历史文脉与城市更新”的主题发言
事实上,城市建筑的意义不仅限于满足城市的居住和生产需求,它更关心的是建筑与环境、空间与人之间的关系。
彼得·卒姆托在《观察事物的方法》一文中写道,“对建筑的知觉来源于直接的感觉、体验和场所感,甚至包括孩童时
代的生活经验。”建筑师或城市研究者所要考察的内容涵盖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甚至人类情感。
然而,随着经济的断崖式增长和快速城市化的推进、当下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对物质的狂热追求,以及商业社会的模
块化生产和批量化复制,让我们的城市千城一面。这一切所折射出的正是时代精神的涣散和集体想象力的匮乏。
在刘卫兵看来,川西林盘聚落修复便是应防止“洋、大、怪 ”的这种倾向。他在接受“凤凰艺术”专访时表示,“生存”驱
使我们创造了许多承载自己想象的异度空间,但仍会有种无法解释的“无形”,许多没有界定的留白空间,在看似混沌
的建构中感受到莫名无测的力量。

▲ 川西林盘聚落中的全竹建筑——青城马椅子工坊
从抵挡一切的建筑主体性出现至今,我们的社会、城市、技术均已发生深刻的变化并重塑了我们,或者说,它们嵌
入了我们的生活构成了我们本身。因此,在今天,回到实证与观念的交叉口上,从传统生长至当代,从四川走向国际,
又扎根于本土的刘卫兵,或许可以给与我们另一种可能。
文中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凤凰艺术 成都报道 采访/周子仪 摄像/廖明曦 剪辑/刘慧 撰文/dbk 责编/dbk)